这项技术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何当时其他国家都已经放弃了,我国还要投入大量精力发展呢?我国又是如何逆袭成为世界第一的呢?
其中低压就是电压范围在220V的,主要是家庭、商业和工业设施所用的电压范围,像我们平常所用的电器、灯泡之类的都是在这个电压范围。
比低压再高一级的则是高压,电压范围在10KV到220KV,这个等级的电压主要是用在输电和大型工业设施的电力供应。
比高压再高一级的则是超高压,电压范围再330KV到750KV,传输距离只有800公里,如今大多数国家掌握的也仅仅是超高压技术。
而特高压主要是指电压在1000KV以上的,传输距离可以高达3000千米以上,建设成本却比超高压要低很多。
此外,与传统超高压输线电路相比,特高压在输送的容量方面最高可提高3倍,也就是一根顶3根,损耗也只有超高压的1/4,还可以节省60%的土地资源。
当时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如何有效、经济地输送电能成为了全球面临的一大挑战。
理论上,通过提高输电电压,可以显著降低单位能量传输的损耗,从而提高输电效率,满足远距离大规模用电需求。
从20世纪60年始,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多个发达国家相继启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发项目。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启动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工程,希望通过特高压技术实现从北海道到本州的电力输送。
但是由于技术挑战、成本压力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的难度,项目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最终不得不缩减规模或是转向其他技术路径。
面对技术挑战、环境影响、成本投入等多重难题,全球多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研发虽充满希望,却也步履维艰。
在这一关键历史时刻,比西方国家落后40余年的中国以其独特的国情、坚定的政策支持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开始了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深入研究。
我国幅员辽阔,能源资源和经济发展中心的地理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用电需求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设备运输成本,施工人员还巧妙利用了液氮代替绝缘油进行短途运输,实现了资金和人力的双重节约。
此后,中国又成功开发了±800千伏、±11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技术突破的过程中,中国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包括高海拔地区特高压输电技术、长距离直流输电技术的稳定性控制、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技术等。
特别是在绝缘技术、导线技术、变压器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大大提高了特高压输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总长度超过4万公里,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特高压输电网络。
这些特高压输电线路有效地连接了中国西部的能源基地和东部的经济中心,实现了跨区域、大规模的能源优化配置。
数据显示,过去常年出现的大面积供电短缺和大规模停电事故已在我国绝迹,人们可以24小时畅享可靠供电服务。
以往,全国40%的电力需求只能靠湖北、江西等中部内陆工业基地来满足,但综合运输和损耗成本过高。
现如今借助特高压输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西北部资源富集区的煤电、风电和太阳能资源,直接高效输送至东部发达地区。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网的特高压互联互通使区域性电网形成了高度一体化,能源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和调节。
2018年,在中国主导下,国际电工委员会将我国1000千伏交流电压等级作为新的国际输电标准予以采纳,极大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特高压事业中的话语权。
中国企业还成功将自主研发的特高压输电装备走出去,为包括巴西、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修建输电线年更获得了中国工业大奖。